公益事业 > 公益项目
公益事业
 
 

为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《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》通知。自觉肩负起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。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力、影响力、创造力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。为提供学术研究园地与智库支持,传承文化遗产、促进文明互鉴、加强科研信息交流,同时应对思想文化频繁交融交锋的形势,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知,充分挖掘其时代价值,特开展《传承论坛·“文韵载道·艺理传情——传统文化复兴与教育创新路径探”》会议。


旨在:鉴行文化传承·创展文化文明

不负文化传承发展的历史责任,创新开展提升文化素养、传播优秀文明的实践活动。搭建高水平的文化传播平台,促进多元文化交流互鉴,让文明文化传承发展永不停步,推动中华文化以包容共生的姿态与世界文化和谐共处,在交流互鉴中彰显独特魅力。

组织机构:

主办单位:北京友好传承文化基金会

指导单位: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

支持单位: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培训交流中心

媒体支持:新华网、人民网、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网、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

平媒支持:新加坡前沿科学出版

会议形式:

专家主旨报告·优质评论展示(宣读)·经验交流分享·主旨文化研讨

会议主题:

文韵载道·艺理传情——传统文化复兴与教育创新路径探

会议时间:2025年9月5日上午10点(线上)

会议信息:

会议召开当日,由我会副理事长赵风雷主持,特约专家刘传德教授宣读主旨报告。会中各参会人宣读评论文章,展开交流、各抒己见对参会评论文章做出评价与选举,择优汇编《传承论坛》文集。

作者:刘鹏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作者:张小梅

 

   作者:梁泽麟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作者:徐婉

          

 作者:李倩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作者:王聪源

           

 作者:史劭涛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作者:韦岳鹏

            

    作者:董山南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作者:王博涵

 

会议说明:

1、本会坚持公益性、自愿参与原则。

2、参与作品版权归属主办方所有,组委会有权保留作品且在相关活动中使用(包括展出、宣传、出版、制作衍生品等),作者享有署名权。

3、组委会将对获奖作品择优在宣传网络及微信公众平台推送,凡参与均视为作者同意组委会有编辑发表、出版使用权,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擅自使用或改编。

4、“传承论”项目最终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,凡应征投稿即视为理解并接受本通知所有内容,未尽事宜另行通知。

5、“传承论”肩负传承发展文化责任,创新开展提升文化素养、传播优秀文明。

会议其他:

会议结束后,经审评符合会议主旨的文章将收录汇编会议集,并予作者颁发《宣读证明》。

 
 
 

 

 

Copyright © 2003-2025 北京友好传承文化基金会 版权所有
京公网安备110105009992号
京ICP备2023016056号-1
法律支持:北京市惠诚律师事务所